伏尔泰说过:“读书使人心明眼亮”,诚然,阅读开阔视野、增长学识,促进个人不断进步,读书的好处可谓比比皆是。
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,阅读更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“精神食粮”:通过阅读,我更清晰地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,为科学地观察、解读幼儿的种种表现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;通过阅读,我多渠道地学习专业的教学策略和手段,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得以不断提升;通过阅读,我渐渐有了总结和反思的意识,不知不觉养成了用实践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问题的习惯……下面以《孩子你慢慢来》一书为例,谈谈我引导家长共通阅读的体验和实践经验。
一、背景介绍
2016年底,我撰写的《二胎时代下的“家长教育困惑与指导建议”的实践研究》被立为区级一般课题,该课题旨在新二胎时代背景下,研究如何帮助家长解决长子女家教问题,提炼二胎家庭对长子女的教育策略。但在实践中,我发现了很多问题,比如,二胎家教指导意见笼统宽泛,指导过程缺乏专业的引领;二胎家庭教育问题琐碎繁多,指导内容很难找到切入口;二胎家长自身家教水平不尽相同,指导对象存在个体差异,等等。
如何在短时间内帮助家长一同审视自我的教育行为,发现问题,并提炼其中的教育智慧,从而在二胎家长群体中进行个性化指导,帮助大家“扬长避短”共同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呢?我们的课题研究陷入了低谷,多次讨论都没有得出突破性的解决方案。
就在我们陷入迷茫之时,一位专家向我推荐了龙应台的《孩子你慢慢来》一书,建议我在书中寻找答案。
二、我读《孩子你慢慢来》
我立刻找来这本书认真阅读。。作者用一位母亲的眼光,描绘了自己和子女成长过程中的故事,虽然是一个个简短的故事,但是满含深深的母爱,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,龙应台在处理两个孩子间的问题时也有不少描述,我在其中发现了她很多教育的智慧。比如,她注重遵循幼儿天性,充满耐心地进行教育,就像她说的一句话“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,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,用他五岁的手指。孩子你慢慢来,慢慢来。”又如,她善于尊重幼儿个体,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,在《初识》这一章节中,描绘了龙应台和她读幼稚园的大儿子每天上下学时的互动,“一路上,两个人都很忙碌。是这样的,妈妈必须做导游,给安安介绍这个世界,安安是新来的。而妈妈漏掉的东西,安安得指出来,提醒她。”还有,她很重视亲子沟通,擅用艺术语言,在弟弟飞飞出生前,为老大做好心理调节,告诉老大安安他们都是“上帝特别送给妈妈做女人的礼物,弟弟出生时,会给哥哥从天上带个礼物来”,并真的付诸于行动。
合上书本,我不仅感慨,书中从未有过高谈阔论,却在一个个小故事中为我们展现教育的机智,作为教育者的我来说,书中很多家庭教育的方法具有科学性,是一本值得家长借鉴的好书。
联系我之前的困惑,我开始有所思考:在这样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,家长获取资源的方式途径并不少,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,家长难以甄别好坏,而每个家长的能力水平不同,对各类信息的理解水平也有差异,大家的想法、做法亦各不相同,需要一个平台,用专业的眼光向家长进行推荐,并以此为切入口,引发家长讨论交流。那么,何不开展一个读书沙龙,组织二胎家长一起对类似《孩子你慢慢来》这样的优秀作品进行解读,激发大家对教育的探讨,通过互相交流体会,结合自身的教育问题,发现书中人、身边人教育的闪光点,并运用于实践检验,梳理出可操作性的教育指导方法呢?
三、共读《孩子你慢慢来》
有了这样的想法,我立刻开始了我的沙龙招募,一批对二胎家教有兴趣的家长组成了“二胎家长同盟会”。作为负责人的我,先将《孩子你慢慢来》这本书推荐给了大家,家长先自行阅读。随后,在4月初,沙龙活动正式开始,全园有12个长子女在我园的二胎家长参加了沙龙,有刚怀有二胎宝宝的家长、有老二刚出生不久的家长、也有二胎宝宝也快上幼儿园的家长。
大家情况虽有不同,但是大家都怀着对孩子的爱和养育问题的探究参与,因此,沙龙出乎意料的热烈,主要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:
1. 你在教育长子女的过程中有哪些具体的困惑?
2. 读了本书你有何体会,在你对长子女的教育中有何启发?
3. 你在日常教育子女时,是否也有教育的亮点和机智与大家一起分享?
大家将本书作为载体,针对个人的困惑和问题,在书中解读作者的智慧,同时交流自己的教育智慧,期间不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和灵感,我对此进行了总结梳理。
问题1:老二就要生了,老大最近却特别不让人省心,原本乖巧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变差,特别容易发脾气、乱扔玩具。
大家的分析:
老大之前都享受着独生子女的优待,集万千宠爱于一生,备受关注和呵护,老二的出生,父母的精力和关注不可避免会分散到二胎的身上,甚至更多,这样的变化下,这就像龙应台描述的老大安安,他会变得紧张、易怒、敏感,这是现在多数二胎家庭长子女的心理困境,如何去解决呢?
作者的智慧:
龙应台已经把这个问题想在了前头,在老二出生前,就引导老大一同去喜爱自己的弟弟妹妹,告诉孩子生命的奇迹。龙应台针对老大的年龄特点,用“弟弟会从天堂带一份礼物给你”的方式增强孩子对弟弟的期待感,尽可能消除孩子对新生儿的抵触情绪,并且在生产时真的付诸行动,给了老大一个玩具,可见母亲的细心和对孩子心灵的呵护。平时也鼓励老大去听一听、摸一摸妈妈肚子里的小生命,告诉孩子他小时候的事情,在妈妈子宫里的情形、出生时的样子等等,激发幼儿对新生命的喜爱和憧憬!
龙应台身上有很多家长借鉴的地方,她很了解幼儿心理,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,在和孩子的交流中会用一些机智的方法解决孩子突如其来的小问题,对孩子说的每句话都会反复斟酌、考虑是否适宜。
家长A的智慧:
我们中国家长,特别是祖辈家长,在言辞和表现上,太不留心眼,这些不留心却也为二胎出生后孩子的心理失衡埋下了诸多隐患。比如孩子不乖时,家长会用“再不乖,给你生个弟弟,就不要你了。”“以后有了弟弟,妈妈就不喜欢你了”等恐吓性的语言来吓唬孩子听话,这无形中告诉孩子,弟妹就是抢走父爱、母爱的象征,并非是自己亲近的人,心中会对弟妹形成抵触,之后就真的难有喜爱之情了。所以我在平时,也很注意自己的言语表现,在二胎宝宝出生前,我就和家人达成一致性,提醒家中老人注意措辞,以照顾心理变得特别敏感的老大,减少对孩子的忽略,尽量多的给予孩子以往的爱和满足。
家长B的智慧:
我会在日常中,多拍老大的“马屁”,孩子有好的表现时,就积极进行鼓励,“你真棒,以后弟弟妹妹一定会很崇拜你。”、“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,以后有了弟弟妈妈可就放心了”等等,让孩子产生作为兄姐的自豪感!
问题2:老二刚出生,由于忙于照顾老二,难免会忽视老二,也因此老大总吃老二的醋,总是缠着我闹脾气怎么办?
大家的分析:
对于孩子这些退行表现,同样来源于幼儿心理的失衡,是他们想再次获得家长关注的迫切渴望,家长要引以重视。
作者的智慧:
书中龙应台和大儿子也有过类似情况,在照顾年幼弟弟时,老大却变得异常麻烦,该刷牙时不刷牙,该吃饭时不吃饭,以此来博得母亲的关注,随后作者也意识到了,及时与安安沟通交流,疏导老大的郁结情绪,告诉老大在他和弟妹这么大时,家长也是这么照顾他的,但是现在长大了,有作为哥哥、姐姐需要做的事情,举一些家长只有和自己才能做的事情,比如去看童话剧、出去旅游等等,让他们注意到自己的独特性。
家长A的智慧:
我也碰到过此类问题,这时我选择冷静处理,不急于批评孩子,更不要当着弟妹的面批评,给予孩子尊重和理解,在和大宝的独处时间中,心平气和得和孩子聊一聊,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原因。
家长B的智慧:
我平时特别规避自己的比较心理,特别在孩子面前我避免“弟弟都比你做得好”、“你还不如妹妹”等言论,两个孩子年龄、性格都不同,本身比较就不合适,同时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,更不利于手足间的关系。
家长C的智慧:
孩子这些退行表现,说到底是孩子感觉到了家长的忽视,因此,在照顾老二的同时,一定要尽可能多关注老大的成长,我会每天抽出一段时间和大宝独处,谈谈她学校、身边朋友发生事情。在物质上,我更不会厚此薄彼,给孩子的礼物,兼顾老大,同时准备两份,细节做到一视同仁。
问题3:两个孩子发生争吵,家长应该采取何种方式解决?
大家的分析:
孩子间的争吵现象是常见的,特别两个孩子都比较小时,会因为玩具、物品争吵,有时是发生口角、有时甚至发生肢体冲突,两个孩子关系的协调是每个二胎家长需要学习的。
作者的智慧:
龙应台在书中有一段故事,描写老大把弟弟的衣服剪得到处都是破洞,妈妈本想惩罚老大,老二却伸出手环抱着哥哥的头,把整个身子覆在哥哥身上,大声叫着:“不要打不要打……”。两兄弟相依为命地抱成一团。再抬起头来时,发现妈妈已经不在那儿了。
这个故事的最后,龙应台选择淡然面对老大的发泄,因为她发现了两个孩子最后又恢复了友爱的状态。
家长的感悟:
在面对两个孩子的争吵时,我们也需要向龙应台学习,不必急着分清各自的对错,站定各自的立场,耐心观察两个孩子如何自己尝试解决问题,这时家长就要学会控制自己,不偏颇、不妄加评价。通过父母的隐退,让幼儿自己尝试学会克制、尊重和照顾。碰到孩子实在难以解决的问题,耐心倾听两个孩子的想法,做出公正合理的解决方案。
四、我的感悟
家园共读、沙龙讨论,使得家庭教育的指导脱离原本枯燥的理论学习,有效引发起家长间的共鸣,激发了家长学习和探讨的热情,而我,也得以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和家长共成长。
1. 走近孩子的心灵,需要与“智者”对话
青浦实验的领路人顾泠沅教授指出,是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,若没有课程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员的协助与带领, 常会出现“萝卜烧萝卜的现象”,自囿于同水平反复。因此,在这个活动前期,根据专业人士的推荐,我先进行了广泛的阅读,尝试从如今浩若烟海的书籍中找到一本既有着扎实的理论背景,有丰富的实践案例,同时又不失人文情怀母爱视角的文本,相信这样发展的、专业的、科学的书刊资料才是最能与家长对话的“智者”。
教师的发展也亦是如此。正是在大量的与作者的对话中,我的阅读鉴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,同时积累了更多科学的教育策略。在此次活动之后,在常规的科研活动中,我常会针对近期家教问题和现状确定一个话题,并在自己的书目中选择一本贴合话题的书籍进行精读,并组织课题组老师共读,挖掘其中的教育价值和观念,相信这样的举措定能帮助老师们在教育教学,家长工作等多方面帮助教师积累经验,积淀智慧。
这些准备工作,为沙龙活动的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,
2. 走近孩子的心灵,需要与“同伴”抱团
再权威的书籍,也只能是理论上的指引,或“一家之言”,如何针对我们孩子的实际情况,将其合理化的调整与运用,往往才是教育策略实施的重点与难点。我认为,教师与家长谈话中细碎的教育经验也是散落的“真金”、作为沙龙的推进者,我常在活动过程中结合理论知识,将家长的经验进行梳理、补充和提炼,使之形成更具系统性和普适性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供更多家长借鉴,并组建网上群组鼓励大家谈谈使用后的效果与体会。这些做法,让家长们充分地感受到,自己不是“一个人在战斗”,自己背后有一群目标一致、信念坚定且有着多样化有效方法的“同志队伍”。
因此,活动前,我同样要做大量的“预习”工作,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找,夯实自己的理论知识,活动中,对每位家长的谈话进行快速的记录和整理,结合理论知识,更科学地分析幼儿教育问题的原因和家长实践经验背后的合理性,活动尾声,通过总结提升为家长带去进一步专业的指导。二在这个准备、组织的过程中,我的资料搜集、问题捕捉、总结提升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在不断提高。
(3)走近孩子的心灵,也需要研究的导引
回顾一年来的研究与实践,我愈来愈感受到,课题研究为我们聚焦了问题,提供了方法,也为我们的成果梳理给出了理论基础与框架脉络。作为课题的负责人,每次沙龙活动后,我不仅要将本次讨论的经验进行梳理提升,同时针对讨论中提及的情绪、行为存在问题的幼儿进行及时的跟踪了解,并帮助家长和教师建立进一步合作关系,同过采用我们讨论的行为矫正方法,在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行动,并加强过程性观察,以此检验策略的有效性,帮助家长切实解决幼儿当下的实际问题。
在这个实践探索的过程中,我要充分利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研究,通过观察法、访谈法、调查法深入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、检验策略实施后的效果等等,过程中,我的课题研究能力得到了强化与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