背景:
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好习惯养成了,一辈子受用;坏习惯养成了,一辈子吃亏,想改也不容易。”因此我们作为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孩子的礼貌行为,使我们的下一代都成为懂礼仪的新人。从本学期开始,我们幼儿园开始聚焦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,梳理和探索培养幼儿良好文明习惯的方法。因此让我对“礼仪”有了新的认识,它是指幼儿在幼儿园、家庭、公共场所活动中能够与各种人相处融洽、正常交往,而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文明行为和礼仪规范。
在开展礼仪培养的过程中我发现道德礼仪的培养很重要。最近二胎政策开放,很多家庭选择了二胎,面对越来越多的二胎,问题也随之产生,对于突如其来的弟弟和妹妹,作为一胎的孩子能接受吗?她们是否会排斥?因而做出各种极端的行为?我们班也有这样的家庭。因此,在培养幼儿文明礼仪习惯的过程中,我渐渐发现让孩子学会爱、分享爱非常的重要。会爱的孩子都有一颗温暖的心,自然地就会善待身边的老师和朋友。如何让孩子学会爱,我用我自己的经历告诉你。
实例:
孩子都是爸爸妈妈掌中的瑰宝,含在嘴里怕化了,捧在手里怕掉了。雅研是我们班上一名可爱的小姑娘,开学初的一次家访中,她妈妈就曾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“老师,我们雅研比较特殊,希望你可以多多关心她”,此时的妈妈肚里已经有七个月的身孕,再过不久,雅研就将迎来自己的弟弟,这对于他们一家来说都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,可唯独除了……雅研,她似乎还没意识到弟弟的到来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。
在入园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她有哭闹,一哭就是半天甚至一天,而此时的我还没有体会到她妈妈口中的“特殊”是什么意思。她喜欢幼儿园,可是每天都来哭一会,时间不长,十分钟,只要我安慰一下她,马上就停止了哭泣,这样的情况维持了有3个月。当所有小朋友都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同时,雅研还在哭泣,早上来园也从来不和老师打招呼,也不和身边的同伴交流,似乎是有那么一点点“特殊”。
一次家长会后,我与雅研妈妈就此情况进行了讨论,雅研妈妈笑着对我说:“朱老师,雅研每天回来谈论最多的就是你,她说最喜欢你,我每天早上都要哭一下,这样朱老师才会来安慰我嘛!”
分析:
1、孩子的敏感程度是异于大人的,孩子的思想不代表不成熟,不代表没想法,哭或许对于她来说是宣泄的一种,是情感表达的一种,因为她发现了“我哭老师就会来安慰我”,我不想老师把她的爱分享给其他小朋友,老师是只对我好的,老师一定要每天对我好。
2、父母将雅研满满的对老师的爱化成了对老师的感谢,孩子的启蒙老师是孩子每天来幼儿园的理由,父母都表示很欣慰,虽然不赞同雅研天天哭的做法,但也默认。
3、老师每天安慰孩子的哭闹,稳定其情绪,也可看出老师与孩子之间已经搭建起一座信任的桥梁,每天的安慰已经变成了师生间深厚的友谊,这样的友谊的建立能够有效的帮助孩子认可自己的老师,自然愿意与自己的老师打招呼,渐渐地,孩子心理的焦略和不安逐渐减少,自然能够更快的融入到集体中,愿意遵守老师的规则。
思考:可见,要想培养幼儿的良好的文明习惯,首先孩子心里是愉快的是阳光的,当孩子心里有满满的爱,她自然能够温柔、善良地对待身边的人。
对策:
1、 老师与家长沟通,家园进行配合,帮助孩子提升上幼儿园的兴趣,以及改掉哭闹的习惯,打从心底喜欢上学,多交一些好朋友,就会将哭闹的情绪转移到别处。
2、 与孩子交流,约定“明天来不要再哭了,老师会更喜欢你”,起到很大效果,老师与孩子的约定对于孩子幼小的心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,遵守了约定,孩子变得更爱上幼儿园,也不哭闹了。
实例:
秋天进入冬天的季节,孩子特别容易患呼吸道疾病,雅研又是一个体弱的孩子,她也一样没能幸免。而因为生病,她已经一周没来学校了,而一周后又要每天吃药,所以奶奶每天中午都会将她接回家中,久而久之,她已经养成了这种习惯,每天中午奶奶会来接我回家和小弟弟玩。
可是突然一天中午,奶奶没来,事先说好的中午会来接我变成了奶奶食言了,或许是“奶奶忙着照顾弟弟忘记我了”的想法使得雅研轻轻的抽泣起来,有一种爱被分走的感觉真的很不好受。我对雅研说“雅研,没关系,你不是很喜欢朱老师吗,那就下午留下来和我一起玩吧。”“我不要,奶奶不来接我肯定是抱小弟弟了,爸爸妈妈都抱弟弟,奶奶也抱弟弟,我不要奶奶抱他,我要奶奶和我一起。”这一颗敏感的心好像真的有一些“特殊”。
分析:
1、对于孩子来说,每天回家已经成为习惯,而习惯又是很难改变的,所以一下子的改变让她很不适应。而奶奶妈妈弟弟都在家里,仿佛奶奶对自己的关心和爱被家中的弟弟抢走了,她要及时回家捍卫自己的爱。
2、学校固定的学习时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规律的生活,之前因为孩子身体原因不得不打破规律,那么孩子病好之后就应该回归这种规律的生活,家长的想法不过如此,却引得孩子的逆反心理。
3、孩子能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完整,那么学习到的本领和常规都会比之前好,而孩子一旦养成习惯后就很难再改,孩子敏感的心使得问题有些棘手。
对策:
1、 学校里,多接触多交往,人际关系和善后孩子也会更留恋学校。
2、 学校外,多培养孩子与弟弟的感情,让孩子学会喂养弟弟是因为弟弟还小,需要照顾,而不是自己的爱被分割。
实例:
一眨眼弟弟已经半岁了,可以喝粥吃水果了,每天早上雅研兴奋地跟我说“朱老师,小弟弟可以吃粥粥了,妈妈喂给他吃的”,她的心里很疼爱弟弟,但是又很矛盾着爸爸妈妈的爱被分走了。
这一天早上上学,雅研的手上多出了许许多多触目惊心的压印,有深有浅,爸爸说“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,怎么问她都不回答”。待爸爸走后,我与雅研进行了谈心,她这才放下了戒备,“我咬得很疼,可是我都没哭哦,我很勇敢的。”“可是为什么要咬自己呢?那样多疼啊?”我问。“那样爸爸妈妈就会关心我了,不会只管小弟弟了”。我陷入了深思,这孩子或许真的“很特殊”。
分析:
1、站在孩子角度,似乎爸爸妈妈对弟弟的照顾比对自己的更多了,我的爱被弟弟瓜分了,我不喜欢这样。
2、家长是两位孩子家的父母,孩子 一举一动牵动着了孩子的心,只有自己身体不适时,父母才会对自己更关心。
3、对于老师来说,孩子的任何动作与想法都是孩子内心真实的表达。
对策:
1、引导孩子认识到弟弟是因为年龄小,不会走路,没有自理能力爸爸妈妈才会对他关爱有加,让孩子感觉到爸爸妈妈是一样爱自己的。
2、多接触一些家中二胎的孩子,学其大度,与其友好相处。
后续:
雅研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,一边对我说着弟弟的成长,一边说着“我已经是个大姐姐了,我要保护弟弟”,“弟弟长大会自己走路了,就不要妈妈抱了,妈妈就不只关心弟弟了,又是我和弟弟的妈妈了”,“我好喜欢弟弟哦……弟弟真可爱”……耳边传来的都是雅研对弟弟的关爱。而这些爱也逐渐转化为雅妍自己的爱,让雅妍有力量去爱身边的人。其实她不“特殊”,她只是不愿意爱被人分享。